今年以來,互聯網+農業在A股市場上風起云涌,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紛紛布局。新希望、金正大、芭田股份等公司已經呈現明顯的主力資金介入、吸籌的態勢。事實上,一直以來農業都是政策大力支持的對象,在互聯網的新常態下,千億市值企業可以想象。
馬云,互聯網的代表人物,他的一舉一動總是能觸動市場的敏感神經。在去年,馬云將他的目光轉向了互聯網醫療領域。2014年5月28日,阿里巴巴支付寶對外公布了一項旨在改變公立醫院擁擠現狀、幫助醫院提高運轉效率、更加優化資源配置的“未來醫院計劃”。通過這項計劃,患者可以在線上就能完成掛號、候診、繳費、查看檢驗報告以及醫患互動等環節。
事實上,不僅僅只有阿里巴巴被互聯網醫療所吸引,騰訊、百度、小米等互聯網巨頭也跨界玩起了醫療?,F在,互聯網正在改變傳統的醫療行業。
互聯網正在滲透醫院
互聯網的興起,對傳統產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就連傳統的醫療行業也不能幸免于難。
醫療體制長期以來飽受詬病,因為我國實行的是醫生定點執業、醫生依附于醫院救治患者的模式,再加上我國分診和轉診制度實施不力,醫療專家資源過多地集中在三甲醫院,導致患者選擇醫院比選擇醫生更關鍵;專家掛號實行不合理的“排隊優先制”,導致醫生無法篩選到合適的患者,醫療資源浪費不可避免,而且,掛上了專家號的患者,其疾病并不一定與該醫生擅長的專業領域吻合,“錯配”導致醫療效率低下。
而未來借助手機、電腦等互聯網終端,傳統的醫療方式也將發生改變,公眾去醫院看病、掛號、繳費不再需要排隊,甚至直接在家中“求醫問藥”已經成為現實。
目前,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大城市,越來越多的公立醫院,借助手機等移動設備提高醫療效率。這些變化讓患者從掛號、門診、檢查、手術以及住院等各環節,都能更加便捷。
業內人士指出,從趨勢來看,醫療與互聯網,特別是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機會巨大。大家都有對健康管理的需求,無論是對針對老人、小孩,還是患有慢性病或重大疾病的病人,實時監控和預警對于其疾病的控制有很大作用。
2015年,被成為醫療改革的元年,屆時醫療行業也將發生新的變革。首先,在可穿戴設備上,健康醫療層面的研發和推出市場的產品也會越來越多。其次,作為醫療移動的創業者在2015年也會越來越多。
國海創新資本投資總監劉羿焜指出,醫院在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就醫種類上,明年一定會做一個流程的創新,2015年做到所有醫療優化點。第二,醫生是一個稀缺資源,這個資源是要由市場定價的,隨著國家政策的放開、民營資本的進入,2015年可以慢慢的形成一個所謂‘公允’的醫生核心資源價格。帶來的一個后果就是醫生核心資源的流動性比以前來得更加迅猛,在2015年可能會看到所謂醫生資源強的流動性。
市場規模將破百億
目前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火爆從各路資本爭相進入就可看出一二。2014年5月8日,Google Ventures斥資1.3億美元投資了一家用大數據服務腫瘤醫療行業的創業公司Flatiron Health,這是迄今為止Google Ventures對醫療軟件領域最大的一筆投資。6月3日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公司亮出了被稱為“可能是健康革命的開始”的Health應用和可以整合各種健康產品的開發工具HealthKit。
而國內資本也不落人后,2014年5月28日,阿里巴巴支付寶宣布了“未來醫院計劃”;9月2日,定位于醫療健康的互聯網公司丁香園宣布,獲得了騰訊7000萬美元的C輪投資,再次刷新移動醫療健康領域的融資金額。BAT之外的另外一家市值超百億美元的公司小米,也在同年9月19日宣布投資2500萬美元戰略入股九安醫療旗下的iHealth。
資本之所以熱衷于進入互聯網醫療領域,是對其未來前景的看好?!跋乱粋€阿里巴巴將誕生在互聯網醫療領域?!边@是馬云的預判。
專業機構預測,到2017年全球移動醫療市場的規模達到230億美元。國內移動醫療的市場空間同樣誘人,高血壓患者數量高達3.3億人,糖尿病患者也有1.14億人,而且慢性病發病群體呈現年輕化趨向。不僅如此,中國人口老齡化嚴重,目前超過65歲的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9.5%,2030年該指標將達到16.2%。這些慢性病或老齡化群體都不約而同地需要通過移動醫療設備監測生理指標。據第三方機構艾媒咨詢預計,由剛需產生的中國移動醫療的市場規模今年將達23.4億元,2017年底將突破125億元。
而且未來互聯網醫療也是國家重點扶持的一個方向。從政策層面看,國家將繼續推進醫藥衛生等領域改革,提出重點關注基層、新技術的應用、新業態的出現以及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最新的消息是,國家有關部委正在謀劃建立國家層面的醫療信息化平臺,各地醫療數據可以在平臺上互通互聯。
這意味著互聯網醫療行業的市場還剛剛起步!
上市公司盯上這一蛋糕
其實,不僅僅是互聯網巨頭玩跨界進入互聯網醫療,上市公司也紛紛盯上了這個蛋糕,不僅傳統的醫藥和醫療器械企業開始發力互聯網醫藥平臺,醫療信息軟件類公司也順勢延伸到智能醫療領域,其他領域的上市公司也爭相并購相關標的。資本市場上對這類公司也是追捧有加,多家相關公司股價年內翻倍。在業內人士看來,2015年互聯網醫療仍是最大風口,2015 年互聯網醫療是必須重點配置的行業。
基金已經開始了提前布局,從公募基金的定期報告和上市公司年報可以看出一二。它們選擇的標的,首先是制藥或者醫療流通領域公司轉型,其次是醫療信息服務類,最后是體現醫療服務個性化的公司。
方正證券李大軍十分看好互聯網醫療的投資機會,并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真實成長、政策催化、并購活躍、BAT 進入。
從行業基本面看,互聯網醫療是“真成長”,將從眾多主題中脫穎而出?;ヂ摼W醫療與其他互聯網滲透傳統行業有較大區別:首先,醫療服務需求是已經被驗證的強剛需,而互聯網醫療能夠讓醫療服務跨越時空限制實現更優配置。其次,互聯網醫療目前仍然處于起步階段,相對于整個醫療產業萬億空間,成長空間依然巨大。第三,海外領先商業模式已有成熟案例,互聯網醫療能夠實現真實盈利。
從政策催化劑角度:網售處方藥和醫生多點執業是最大政策紅利,打開行業盈利空間。2015 年將成為整個互聯網醫療行業最大紅利年,網售處方藥政策的推出將直接影響到互聯網醫療企業的直接盈利渠道,未來幾年,醫藥電商空間將從數十億量級激增百倍,達到千億量級。
從并購活躍度角度,2015年會有更多優質并購標的涌現;BAT 進入加劇行業整合速度,真成長企業將脫穎而出。
申萬宏源證券指出,醫療醫藥產業鏈分為 5 大環節:最前端是醫藥制造和器械制造,中間是醫藥流通,然后是醫院和零售藥店,再到患者,最后是醫保支付方。與之對應的是互聯網醫療的五大主體:第一,醫藥和器械制造環節對應可穿戴設備主體,代表公司有九安、寶萊特;第二,醫藥流通環節對應醫藥電商主體,代表公司有九州通、阿里健康;第三,醫院和零售藥店環節對應網絡醫院和醫療信息化主體,代表公司有宜華健康、萬達信息;第四,圍繞患者的服務是全方位的;第五,醫保支付環節對應醫??刭M PBM 主體,代表公司有海虹控股、衛寧軟件。
就投資策略來看,申萬宏源表示可以參考四大因素:擁有核心資源(醫療或互聯網);迎合市場需求,滿足剛需;不斷完善商業模式:杰出的創業團隊。(金融投資報)